炸药是放炮开渠的重要材料,施工中用量很大,国家供给的数量却有限,因缺钱没法到外地_人量购买,广大群众献计谋策说,缺炸药难不住,咱林县山区早有‘一硝二磺三木炭’自造炸药的传统技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就用土炸药做石雷,抗击侵略者。修建红旗渠时,总指挥部从各社队物色制造炸药的能工巧匠,开办了炸药厂,碾炸药造雷管。有的社队把分配给自己的硝酸氨肥料运到工地,试用掺配锯木沫、煤而或牛粪,制造土炸药。通过实践,炸药质量不断提高。继红旗渠自制炸药后,任村公社在回角开办了炸药厂,除红旗渠使用外,还销往外地。1960年2月到1966年4月,总干渠和三条干渠共耗用炸药2740吨,其中自制炸药1215吨。,按当时的价格算,买1公斤价为1.60元,自制1公斤只需0.45元,每1公斤相差1.15元,用买1公厅炸药的钱可自制3.56公斤炸药。仅自制炸药、雷管一项,从1960年2月总干渠开工,到1966年4月三条干渠竣工,就节约投资款145.8万元。
自制炸药的品种主要有硝酸铵与可燃物混合炸药和黑色炸药两种。硝酸铵与可燃物混合炸药的爆炸效能略低于标准黄 色炸药。自制的黑色炸药与标准黑色炸药效能基本一样。
第二节自制石灰和水泥
一、自烧石灰
石灰是建渠砌体的主要粘合材料,烧制石灰这一建筑材料,在林县有几千年的历史。红旗渠施工初期,因资金困难,水泥价格贵,货源少,各工段建了许多小窑烧制石灰。但是,这种传统式的石灰窑容积小,产量低,每公斤煤烧石灰3公斤,每窑多烧25-30吨,而且成本较高,也远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况且修渠工段不断向前伸延,石灰窑不能转移。于是修渠民工,创造了“明窑堆石烧灰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建造固定的石灰窑,可依据本工段需要量,任意定规模,就地取材,就地烧制,随用随烧,缩短运距,保证工程需要。每次可烧几百吨,甚至上干吨,红旗渠施工中多一次曾烧灰达2000吨。这种烧灰法,温度高,质量好,用煤省,时间短,每公斤煤可烧成石灰3.5-4.0公斤。每吨石灰的成本仅8元左右,比小窑烧灰价格大为下降。烧石灰的主要原料是含碳酸钙成分较高的石灰岩。把石灰石煅烧至900度以上时,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逸出后,留下的氧化钙即是生石灰(每立方米约重800公斤)。生石灰遇水后,急速吸收水份,放出强热,分解成粉末,即成熟石灰,又名消石灰。
石灰质量的好坏,除了受原材料的杂质含量影响外,主要与煅烧工艺有关。创造良好的排气条件,保持均匀而适宜的温度,是烧灰工艺的关键。以一次烧灰600吨的“明窑堆石烧灰法”为例,其整个生产过程是:
备料。石料选择质地要纯,块体大小均匀,每块重量以5-10公斤为宜。这样,在煅烧时,其间隙受火和排气都很匀称,不致使石灰烧过头或夹生,确保产品质量。一般每立方米石灰石可烧成合格石灰1.2吨。烧灰用的煤要翅筛,煤块和煤粉分别使用,粉煤3:1兑土过筛(粉煤3、粘土1),然后混合,加水泡透,搅拌均匀,制成长30厘米、宽20厘米、厚5厘米的煤饼,晒干备用。煤块供直接装窑烧灰使用。备好引火材料。小火洞下,铺设10厘米厚的铺底二干草,好是易燃的谷草,缺乏时,也可用木柴代替。但木柴要劈碎,以便于燃烧。还要准备一些火把,用来点火。
备足一定数量的粘土和麦秸,用时和成麦秸泥,糊在堆料体的周围,以封闭保温。准备适量块片石供做戗、垫路使用。
场地选择。烧石灰场地好选在石料场和工地附近,要求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料堆底部为长方形,其长与宽的比例为1:0.6至1:0.7。烧灰600吨的料堆,为长16米,宽9米,高6米,边坡度为1:0.5,一般堆高不小于5米。
通风。在料堆底部先干砌高0.3-0.5米的块石,作为通风底座。两头为高1米,宽1.1米的围墙,中间是被纵横交义的通风道所分割的干砌块石方格,通风道宽约0.25米,用5厘米厚的石板盖顶(小火洞底不能盖),板面与砌石平齐。
底座两侧围墙的内壁用麦秸泥封闭,以保证料堆内部空气流向一致,通风均匀,不受侧向来风干扰。
小火洞。在通风底座上先铺一层0.05--0.1米厚的铺草,以利引火。其上铺一层煤饼,煤饼上面再用石灰石砌成高0.4米、直径0.33米的一个个小火洞。它纵横成行,均匀排列,每平方米布置4个。为了火势匀称,燃烧旺盛,垒砌时可在煤饼层上划线放样,并在火洞
壁内砌入4-6块煤饼。
小火洞是整个料堆的底火,燃烧好坏,关系重大。所以在引火燃烧前要依次编号,固专人顺风点火,每人包看两行。洞内烧火时要注意火色,合理使用柴草等引燃物料,务使全火洞燃烧均匀旺盛,随后向火洞内加添干煤饼块。烧火人要不断巡视管理,保证烧好。
上料。当小火洞里装满的煤饼燃着后,立即组织劳力突击上料。顺着火势,一层煤饼,一层石料,依次层层堆高。石料一般厚0.50米,靠下一层稍薄,约0.20-0.3米,中间层可稍厚,约0.6米。在铺煤饼前,先在块石表面撒一层碎屑煤块,便于向上引火。每平-方米约铺20公斤,周围要多撇一些。为防止边缘地带石灰夹生,在周围块石侧面再贴一层煤饼,并向内呈"丁"字形每隔0.3米,再放一块煤饼。上料要集中力量,一气呵成,不可中断。火力要均匀上升,才能将石灰烧透,这是确保烧灰质量的关键。
封泥。随着料堆逐步J二升的同时,在周围煤饼外侧,糊抹一层麦秸泥,把料堆封闭起来,防止透气散失热量。麦秸泥厚度约约3-5厘米。在烧灰过程中,要有专人日夜看守,如有裂缝漏气,要及时用泥糊住。
打戗。为了保证料体的稳定,可在料体四周,用块石适当打几个戗墩,戗墩尺寸可依料堆高度等情况决定。为了运料方便,还要用块石修筑1—2条上料小路,坡度要适当,不宜过陡。
劳力组合。在整个烧灰过程中,劳力组合非常重要,大致可分准备、点火、上料、值班检查等四个阶段。其中,点火阶段比较紧张,要求固定专人分工负责,同时点火,均匀上升。到了上料阶段,需要劳力较多,一般可分运石、运煤、堆料、泥边、打戗等五个组。运料、堆料占总人数的3/4左右。全部完成后,需要留人日夜值班检查,遄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节土法施工
红旗渠建设中,渡槽、涵洞的拱券任务很大,为_厂克服经济和物料供应的困难,民工开动脑筋找窍门,土上马,技术革新,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充分利用山区石料丰富的自然优势,把大小渡槽、涵洞修建成石拱结构,施工巾创造简易拱架法,既解决了缺乏木料困难,又节约了火量资金。渡槽施工,缺少起吊设备和脚手架,民工们就站立在渡槽墩上垒砌,不搭脚手架,创造土吊车,代替起重机。现就简易拱架法和土吊车分述如下:
一、简易拱架法
在砌筑石拱券过程中,下面必须有支撑把石拱全部重量承托起来,这种支撑结构叫做拱架,也叫做拱胎。红旗渠工程本着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原则,采取三种形式的拱胎法,统称简易拱架法。
1、堆砌拱胎法。凡孔高不超过5米的石拱,一般采用堆砌拱胎法。用块石、石碴等将拱券下面的空间全部堆填起来。在堆砌时,砌体两端应留有一定的坡度,以免因侧压力过大而倒塌。内部填料可就地取材,如:土、砂、卵石、块石、石碴等均可应用,其中以块石、石碴为好,因为它侧压力小,并且不用夯实。为了加固拱胎,也有用钢筋作拉筋穿过砌体,并在拉筋端部设置铆定横杆,以增强拱胎的整体性。若使用土料填筑,应分层夯实,以防止拱胎沉陷,造成变形。拱胎大致填成后,即可按设计尺寸进行拱券放样。拱胎的顶部应适当加高,称作超高,以免在施工期间因拱胎下沉而造成拱券变形。对10米跨度之拱券,超高在3厘米左右。增加超高后仍要使拱弧尽量圆顺,勿形成折线。拱胎填成后,再在表面抹~一层2厘米左右厚的麦秸泥,表面要求光滑平整,待其干硬后,即可安砌拱石。拱胎堆砌质量,直接影响拱券的外形和应力强度,施工时应严格要求。
2、活动拱架法。对于较长的涵洞、暗洞和隧洞内的石拱衬砌,多采用活动拱架作拱胎。就是先用木料或钢材作成梯形活动拱架。附加必要的螺栓等铆固铁件。在拱架上面再用木
料将圆弧培垫起来,合成一个完整的拱胎。对于跨度较大的石拱,也可以做成半圆形拱架,用木料和钢筋联合组成。一个施工面制作两个或三个拱架交替使用,每次砌筑拱长2—3米。如暗洞较长,可以几个施工面同时施工。支撑拱架的木柱顶部或底部应安放一对抄手木楔,以便于砌拱结束后拆卸拱架。
3、简易拱架法。石拱拱架除低孔可以使用堆砌拱胎外,高于5米的孔洞,因填料过多,又不稳定,就不宜再用此法。此外,砌筑石拱时,要求备孔同时施工,不能一孔一孔地或间孔地砌筑,否则,将因石拱水平推力使拱墩倾斜。所以,使用活动拱架也有困难。再者,如跨度较大时,拱架加工和搬运都有不便。因此,在桃园、夺丰、曙光等
渡槽施工时,创造简易拱架法,节省了大量木料。搭设拱架时,将两根大梁端部穿进拱墩上预留的孔内,在大梁上安放料石,料石上再架起两根次梁,然后用两根立柱从地脚支撑起来。
每孔放置两排拱架,拱架中间用小圆木横向连结。拱梁搭好后,连结梁端,钉上略是弧形的拱木内胎(圆、方木都行)。在内胎木上,顺孔向上、下游方向,从拱脚开始向拱冠处设圆木外胎,并固定在内胎木上。顶部拱冠处排列的小圆木,不必满铺,可留下10厘米以空隙,用小片石、石碴等塞紧填平以节省木料,其上再铺抹麦秸泥一层就成简易的拱架了。桃园渡槽的单孔拱券石约重70吨,要求拱架必须牢固,所需木料又多,使用简易拱架法后节省了很多木料。
二、土吊车
十吊车是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在修建渡槽工程中解决提升物料所创造的简易、适用、节约及高工效的土机械,存红旗渠工地广为使用。
砌筑拱墩、拱券时,按常规是要在拱墩周围和拱券两侧,设立操作脚手架和交通马道,以便操作人员垒砌较高部位时运进施工材料。如丁冶岭曙光渡槽,照常规施工需要近1000立方米的木料,红旗渠同时有多处渡槽施工,就需要上万立方米的木料。要解决这样庞大的数量,是相当困难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大家纷纷献策,大胆革新,创造了无脚手架砌石法和土制起重设备运料法,保证了渡槽工程顺利进展。
无脚手架砌筑拱墩时,7~8人分成两组,各站在墩子上一侧,分别从上游向下游砌筑,交错施工,互不干扰。砌拱券时,人站在拱胎上面操作。
在运料方面,修渠社员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提升机和土吊车,用一根较长的木柱作吊杆,其上部和下部各系一个单滑轮,竖起来后,顶部用四根麻绳作浪风绳同定吊杆。起重绳索用粗麻绳或钢丝绳。穿过两道滑轮,用绞磨起重。有些工地的社员还自己动于制造了木绞磨,或用旧式马拉轧花车改装成绞磨来代替机械设备一。土吊车系群众用挑杆打水的道理制成的。用一木柱一端埋在地下,上部联一横杆,横杆一端起吊料石或灰浆,另一端用人力向下拉。这种土吊车虽较费人力,但起重时,不仅可以向上提升,而且还可以左右摆动,把建筑材料安全、准确送到指定地点。夺丰渡槽工地,大量推广一这种土吊车,促进了工程的迅速进展。提升机、土吊车既构造简陋,又满足了工程需要,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效。
较长的渡槽,常常是由几个或十几个人队分段包干协作施工的。为了避免各队之间操作、运料时相互干扰,可根据劳力多少、工段布局等条件,适当地搭设几处马道,以利运送工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