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部负责人

程主任:135 2372 1628(微信同号)
于老师:189 3729 5501
地址:林州市开元区长安路中段路东
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民族时代旗帜

发布:dzwhpx 浏览:2250次

  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有时代精神。产生于艰苦时期的红旗渠精神就是我们民族时代的旗帜,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

  林县自古缺水,据史书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其间514个春秋,林县曾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达30次,连年大旱,河干井涸,颗粒无收,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悬釜待炊,人相食。千百年来,林县民众为了一口活命的水,与大自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元代潞安巡抚李汉卿带领林县民众历时3年,投工10万个,修成了太平渠。一时间,林县老百姓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7年),时任林县知县的谢思聪体恤百姓缺水之苦,带领民众修建了长9公里、宽0.4米的谢公渠。自此以后,林县民众自发地建设了一处处小型水利工程。明代还有黄华渠、永惠渠,清代有桃园南渠、灌田渠、郭家园渠等,革命战争年代有新民渠、爱民渠、抗日渠等。但这些靠引山泉水的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林县的缺水问题。“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千百年来林县人民与干旱斗争的伟大实践,锻造了他们敢于斗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造就了他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