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活在林县的我就深深的被红旗渠精神所感染熏陶,对于红旗渠精神自己真的是又爱又自豪,自豪自己是红旗渠精神造就者的后人,爱自己是红旗精神的忠实粉丝!
这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根据教学安排,7月8日,全体学员通过音像教学、现场教学和专题报告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学习红旗渠精神,锻炼党性修养。
在红旗渠干部学院,学员们认真观看音像教学纪录片《红旗渠》,重温了那段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克服经济困难,战胜自然灾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开山锤”和“劈石钎”,一锤一钎,逢山开路,遇沟架桥,劈山开渠,历时十年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岭中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激情岁月。
在红旗渠纪念馆,学员们从“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山河巨变实现梦想”,“继往开来精神永恒”五个部分系统地进行了学习。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鲜活人物,一段段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共产党人在艰苦岁月里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以上率下、攻坚克难的真实场景。在场的每一位学员深受触动,无不被“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所震撼。
下午,红旗渠干部学院副院长丁建国以《红旗渠精神及其传承和发展》为题为全体学员作专题报告。他分别从“红旗渠精神的形成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内容和意义”,“红旗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身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学员们对红旗渠精神的历史背景、内容意义、传承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晚上,全体学员集中观看了以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誓把山河重安排”,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渠引水为蓝本的大型话剧《红旗渠》,再一次受到感染和鼓舞。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为彻底解决千百年来的水荒灾难,30万干部群众矢志不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苦干巧干,百折不挠,用勤劳的双手在太行山腰上挥斧抡锤,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建成的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克难攻坚,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0年艰难修渠的历程,诞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想要了解或学习更多有关红旗渠精神相关信息的可以关注林州大众文化官方网站!在这里,红旗渠精神可以得到真正的弘扬与传承!详情咨询:www.dzwhpx.com